文成县黄坦镇小低段学生素养评价
 
实施方案
服务在线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周六至周日 :9:00-17:00
 联系方式
周老师:660930
联系方式

联系人:周老师

电 话:660930

邮 箱:

地 址:黄坦镇小


三年级科学吴红华12月份1+X评价

  • 三年级科学吴红华12月份1+X评价
  • 一、学习内容
  •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3单元第1~8
  • 二、学情分析
  • 热气球是生活中比较有趣的一个物件,三年级的学生对此很感兴趣,甚至有一些学生有过亲身体验的经历,对热气球具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了解“热气球是需要靠热才能进行升空”的这一前概念,但是对“热气球受热后是怎样飞起来的?”这一问题不能做出具体的解释。要把模拟实验的原理和自然风的形成原因建立联系,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只要求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能观察到“冷空气会向热空气方向流动从而形成风”这一现象,举出与此相类似的生活现象就可以,不需要给出更深入的解释。学生对天气有了初步认识,这些认识来自于平时的生活经验、每天的天气预报或其他的书籍资料。他们也能感受到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但是他们还不清楚天气的基本特征,不了解天气特征的观测方法,分不清天气与气候的差别,往往不能根据天气来判断每天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随着学生对各种天气特征的认识,期待着他们能更加关心天气、准确地观测天气,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 通过前面的学习和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学生们已对天气预报并不陌生。但是天气预报究竟是怎么样制作出来的,三年级学生几乎都是不知晓的。三年级学生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他们没有进行过科学工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活动。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使用气温计可以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的气温。学生在《水》单元中已经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用温度计测量过水的温度。本课将在此基础上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并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
  • 三、月教材分析
  • 第二单元第6~8课,从热气球的升降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并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有逻辑地解释热气球的升降现象。风的成因,用空气的流动性来解释模拟实验中看到的现象,进而用模拟实验的原理来解释自然风的形成。除了让学生意识到空气对人类以及动植物的生存意义外,还要引导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到的有关空气特征和作用的内容,用多种形式总结提炼。
  • 第三单元第1~3课,让学生通过交流的形式,了解各种各样的天气,感知不同的天气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好的天气给生活带来便利,恶劣的天气常常会给生活带来麻烦,甚至带来灾难。对天气现象有了粗浅的认识;对天气的变化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意识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对“气温”这一具体的天气特征的观测,重点是气温计的研究与认识。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并由此发现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 教学目标:
  • 科学概念目标
  • ⚪在放飞“热气球”的活动中,能描述热气球上升和下降的现象,并对类似的现象进行解释。
  • ⚪学生通过放飞“热气球”活动,了解空气受热后温度升高,体积膨胀上升。
  •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自然界的风是由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的。
  • ⚪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 ⚪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为了比较,每天可以选同一时间点来测量气温。
  • ⚪一天的气温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 科学探究目标
  • ⚪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以此绘制成柱状统计图,分析获得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 ⚪在放飞“热气球”的活动中,能描述热气球上升和下降的现象,并对类似的现象进行解释。
  • ⚪学生通过思考并运用科学的方法、选用恰当的工具来测量空气的质量。
  • ⚪学生能够借用多种手段观察空气的流动方向。
  • ⚪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交流、讨论
  • ⚪运用多种感官来收集天气信息,并记录在“天气日历”表中。
  • 科学态度目标
  •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
  •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体会细致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的重要性。。
  • ⚪学生通过放飞“热气球”活动,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科学实验是可重复的。
  • ⚪学生通过探究,形成大胆假设、细心求证的科学态度。
  •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会使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 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并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
  •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 ⚪工具的使用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
  • 懂得工具的使用能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
  • ⚪学生通过拓展活动,了解孔明灯的飞行原理以及危害性。
  • ⚪学生通过了解空气的性质,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 ⚪了解台风、洪水、干旱等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 教学重点
  • ⚪利用气温计模型进行多次练习,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
  • ⚪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 ⚪尝试让“热气球”升空并在此过程中了解“热空气”的上升现象。
  • ⚪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风是由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的。
  •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 教学难点
  • ⚪掌握零下温度的正确读数。
  • ⚪学生通过教师指导,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 ⚪用概括性的语言有逻辑地解释“热气球”升空及降落的现象。
  • ⚪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 ⚪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 四、作业评价
  • 《科学课堂作业本》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一项作业,我是这样评价课堂作业本的:
  • 1.第一次书面批改:课堂作业本,我们一般在课内完成然后上交进行批改。批改的时候,首先采用等级制对学生的正确率进行评价,用A、B、C三个等级来区分,然后,采用星级制对学生的卷面进行评价。
  • 评价标准:A:全部正确;B:有1-2个错误;C:2个以上错误
  • ☆:书写潦草;☆☆:书写较潦草;☆☆☆:书写端正;☆☆☆☆:书写整洁端正;☆☆☆☆☆:书写工整美观
  • 我利用“A+☆”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仅让学生意识到做对题的重要性,还让他们懂得书写的重要性。
  • 2、第二次面批订正第二次批改,针对课堂作业本有错的孩子,进行面批订正。然后在他们本子上已经订正的地方,打钩进行二次批改。同时在等级上加☆表示订正后的表扬和鼓励,让有错的孩子不会失去信心。
  • 作业剪影:

  • 作业分析感悟:
  • 科学课堂作业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科学作业本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在本月教学中我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作业本上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作业评价。学生能够及时订正错题。科学作业本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本的使用其实就是巩固知识、强化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也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形成熟练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练习与评价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成功的体验,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
  • 五、“X”评价
  • “X”评价指的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除课内作业以外的其他评价方式,它是针对学生的弱项和难点开展的过程性评价活动,以此更加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面向全体,关注个性,实施作业分层多元设计。利用形式多样的活动引领学生学习科学,树立学习兴趣。
  • (一)活动一:我们来做热气球
  • 材料准备:每个小组塑料袋1个,蜡烛1支,纸筒1个,火柴1盒,学习单。
  • 实验要求:小组同学要互相配合,袋口朝下尽量撑开,底部拉高使塑料袋处在一个最优状态,保证蜡烛能加热到塑料袋中足量的空气但不会加热到塑料袋本身;塑料袋需要加热比较长的时间,待它上升的趋势比较明显时,小组同学一齐放手,尽量让塑料袋竖直升空。
  • 活动问题:塑料袋加热后会上升,怎么解释?后来又慢慢落下来,为什么?
  • 活动剪影:


  • 活动感悟:
  • “热气球”升空的高度并非本次活动的重点,本活动意在通过模拟塑料袋的升空来了解加热后空气的变化,所以在活动前安排学生通过阅读来了解活动的目的及记录的主要内容,以便在活动过程中找到观察的重点。在活动中,学生进行多次尝试,熟悉升空的技巧及相互间配合的默契程度。通过思考和尝试逐步引出材料,思考材料之间的组装方式,同时清楚认识到活动过程中应该怎么做,需要观察什么。学生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比较有逻辑性的解释塑料袋升空及落下的原因,在解释的细节中,尤其希望学生能形象地描述加热前后袋中空气的变化。如果学生能用前面学习到的微粒来表征,说明学生的解释水平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 (二)活动二:《认识气温计》
  • 材料准备:每两人一支气温计、活动单等。
  • 活动要求:
  • 两人一小组分发气温计,明确实验要求,请学生观察气温计;通过观察完成记录单上的结构名称连线。温度的单位是什么?气温计上最低气温是多少?最高气温是多少?每一大格被分成几小格?一大格和一小格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 活动过程剪影:

  • 活动感悟:
  • 观察气温计时,学生小心拿放气温计,气温计的结构在学生小组讨论过程中,边讨论边填写,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本活动之前,学生对气温计了解较少。温度计当中,只有体温计孩子们相对熟悉。学生了解了温度计的大致结构:液泡、液柱、刻度和单位符号。通过活动,必然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和信心以及再学习、再创造的热情。
  • (三)活动三:《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
  • 材料准备:每四人一个气温计读数练习模型等。
  • 活动要求:
  • 分发气温计模型,要求组内的一位同学用模型表示出50C、420C、00C 、-50C、-420C。另一位同学帮忙检查是否表示正确,而后再交换任务,用气温计模型表示出更多的温度。
  • 活动过程剪影:

  • 活动感悟:
  • 在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时,孩子们对于零上温度就能比较正确的读数,但是对于零下温度,孩子们对于液面对应刻度的数值上,认识存在偏差。不少的孩子认为读数依然是从下往上越来越大。所以活动后学生之间交流,在读气温计时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注意什么?通过观察活动再让孩子们对于刻度的数值仔细观察。数值是如何变化的,并进行总结:零上温度,刻度往上数;零下温度,刻度往下数。活动之后学生都能够正确的对零下温度进行读数了。
  • (四)评出科学小明星
  • 根据学生活动中各项表现,每班评出五名同学为本月科学小明星。

  • 六、10月份过程性评价反思
  • 1.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阶段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不能完成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 2.在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强调常规的管理。善于引导学生,关注课堂。为防止有些同学在那无事可做,我提出要求,认真倾听,对不足之处进行补充、改进,既提出了课堂要求,又让学生有事可做。开展交流、展示、评比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欲。通过多种形式来展示学生的作品,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欲。
  • 3.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形式多样,不拘泥于书面作业,多种方式交替进行,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加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